陈雨露:有针对性地解决绿色投融资中的期限错配问题
5月18日,2019绿色金融委员会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在京召开,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书面致辞中表示,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与有效防范风险有机结合,发展绿色金融的根本目的是更好服务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产品与服务创新,有针对性地解决绿色投融资中存在的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和产品工具不足等问题。
同时,为有效防范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前瞻性地提升政府管理部门绿色金融政策制定和监管能力,引导市场机构切实提升绿色识别和风险管理能力,促进绿色金融持续健康发展。
以下为致辞全文:
各位来宾,
首先,我谨向2019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刚刚选举产生的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及其成员表示热烈祝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完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和基础性制度安排,有序拓宽绿色项目投融资渠道,创新绿色金融工具。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已经居于国际第一方阵,在支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过去一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绩。绿色金融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品日益丰富。2018年,我国共发行绿色债券(含资产证券化)超过2800亿元,存量接近6000亿元,位居世界前列。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积极探索货币、财政、产业、环境、监管等政策组合拳,各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项目的资源倾斜力度,形成对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有效激励,组建绿色金融标准工作组,率先启动多个急用先行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持续推进,为全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不断积累有益经验。浙江、广东、贵州、江西、新疆等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积极推进各项试点工作,方向正确、措施有力、初见成效。积极参与全球绿色金融治理,国际合作成果丰硕。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以绿色金融为核心的可持续金融成功纳入G20领导人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重要议题。我国联合8个国家的央行和监管机构成立的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合作网络(NGFS)已扩展至37个成员机构。在不久前成功举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27家金融机构共同签署了由绿金委牵头起草的《“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推动形成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共识。
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新时代条件下发展绿色金融的规律性认识。概括起来讲,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与有效防范风险有机结合。发展绿色金融的根本目的是更好服务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产品与服务创新,有针对性地解决绿色投融资中存在的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和产品工具不足等问题。同时,为有效防范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前瞻性地提升政府管理部门绿色金融政策制定和监管能力,引导市场机构切实提升绿色识别和风险管理能力,促进绿色金融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坚持发挥政府“有形之手”作用和市场“无形之手”作用的有机结合。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统一标准、规范准入、加强监管、强化披露,着力打造公平、公正、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创新产品、提升定价效率、优化配置等手段,提升绿色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商业可持续性。
三是坚持强化中央政府顶层设计职能与发挥地方政府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既要通过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大力推动,形成发展绿色金融的强大社会共识和政策执行力;又要注重发挥地方政府“自下而上”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和产业结构布局,探索绿色金融支持区域绿色转型的有效途径,为全局性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四是坚持立足国情稳步推进与对标国际最佳实践有机结合。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统筹考虑现实国情、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构建适合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的绿色金融体系。同时,应对气候变化、治理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都是重大的国际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要充分利用双边、多边合作平台,引领和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积极推动形成发展绿色金融的全球共识,提升我国制度性话语权和影响力。
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已步入纵深发展的新阶段。面向未来,要围绕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着力做好四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对绿色金融理论研究,为绿色金融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积极探索将环境因素纳入经济学和金融学分析框架的有效途径,在绿色金融基本原理、定价机制、影响因素、环境社会效益及其对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等方面,争取取得若干前沿性的重大研究成果。
第二,着力构建标准体系,保障绿色金融规范健康发展。作为绿色金融领域的“通用语言”,绿色金融标准既是规范绿色金融相关业务、确保绿色金融自身实现商业可持续的必要技术基础,也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充分发挥绿色金融标准工作组的作用,加快构建国内统一、国际接轨、清晰可执行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着重从制度建设、产品服务、操作流程、风险防控等角度全面系统规范绿色金融发展。
第三,深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通过积极探索发行绿色市政债券、开展环境权益抵质押交易、完善绿色债券监管政策工具箱、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环境压力测试等手段,提供更加友好、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动员各类资本尤其是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绿色项目建设,提升经济主体发展绿色金融的内在动力,
第四,强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不断提升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引领作用。要发挥好我国在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巨大、政策体系成熟等方面的先行优势,继续通过G20、NGFS、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等多边、双边平台,积极宣传推广我国绿色金融政策、标准和最佳实践,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各位来宾,过去几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充分发挥联系政策制定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化绿色金融基础性问题研究,推出了一批有价值、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有效推动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大力推广绿色金融理念,专业委员会的学术引领力、业界影响力、社会知名度不断提升。今天,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已经正式成立了。希望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动员国内外金融界和企业界的智力资源,积极配合管理部门,围绕理论研究、顶层设计、基层探索和国际合作等四大领域,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来源 新浪财经
编辑 孙建秋
审校 田雯
责编 胡晓涛 金天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刘青松:当前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处理好三大属性之间的关系
论文 | 财政部王毅等:中国政府资产负债核算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